激光微型焊接铜材料技术
时间:2011-02-25 星期五 来源:中华铜业网
作者:管理员 http://www.copper365.com
为了实现电接触而连接导电零件是最常见的焊接应用之一。它遍及几乎所有的工业应用场合,如汽车、电气和电子设备,以及医疗设备。所采用的连接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到成本、焊接性能以及产量。随着零件尺寸不断缩小以及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一切传统的连接技术,如压接、热焊接和钎焊都不再适用。相比之下,定位焊接凭借着焊点完整、牢固且传导性能良好等优势,很快成为必备的标准焊接技术。 首选的材料是铜,因为它能够有效地传导能量和传输信号。铜的材料特性使它非常适合作为导体,但是很难被焊接。此外,由于零件尺寸变小,接点已经达到“微型焊接”尺寸,这样,焊接的难度就更大了。 铜的微型焊接给这些小型导电零件的热平衡控制带来巨大的挑战——因为必须要保证焊接的质量,同时确保不会过热或者受热不足。制造商们能否同时满足这些要求呢?是的,利用波长为532 nm的绿色激光焊机就能够实现。在讨论目前各种可选的焊接技术以前,我们先定义一下微型焊接:微型焊接是两种材料的接合,其中至少一种材料的厚度小于0.02英寸。目前可选的技术包括:超声波焊接技术,电阻焊接技术和激光焊接技术。 超声波焊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焊接技术,被用来连接铜板和其他零件;然而,这是一个机械连接的过程,它受限于零件的机械力、接口特点、接点的几何形状,以及不同零件的形状组合。 电阻焊接技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但是,它受到接点形状的限制,并且需要购买小型传导电极,还需要维护。 因为超声波焊接和电阻焊接两种技术都需要与零件直接接触以产生接点,总的焊接时间等于制动周期加上焊接时间。对于大规模制造业来说,这意味着大量的时间延迟。 与此相反,激光焊接是一个非接触的加工过程,只需要单向加工。它能够加工很小的面积,焊接各种不同形状的零件。看起来似乎很适合铜材料的焊接,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在波长1064 nm处,铜材料的反射率大于90%。因此,为了克服初始反射率高的问题,就需要很大的功率密度。一旦激光接触到材料,材料开始熔化,反射率就会迅速下降。初始时所需要的功率密度远大于焊接时所需要的功率,导致材料过热蒸发,在焊点处孔隙率过高,或者形成一个空洞。 许多不同的技术已被用来克服这个反射率的问题,包括脉冲整形、利用氧气辅助,以及采用反射率小的覆层金属。 激光整形技术并不是很可靠,因为铜以及其他导电零件的反射率存在一定的变化,这样减小激光功率的时间点也需要相应的进行变化。目前,已有技术人员尝试利用反馈技术来估计这个时间点,但是,这些试验并没有成功。利用氧气作为辅助气体,大大地提高了线形铜焊接中激光的穿透率,因为待焊接的零件上被覆盖了一层氧化物薄膜。但是,该技术并不适用于点焊接,因为氧气的辅助作用必须在连续几个脉冲走过之后才能显现出来,这样,在单个点或者短焊缝的焊接中,该技术就无法提供可靠的结果。采用反射率较小的覆层,比如镍或者锡,的确能够降低初始的反射率,但是,它无法完全解决问题,因为在激光与铜作用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很大的能量使得激光耦合到铜材料。因此,微型焊接的可加工范围就非常小。 众多的应用领域 产品中的电气连接在其尺寸、形状与材料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这里给出了一些例子来说明532 nm激光焊接的性能和优势。 半导体连接 图2中给出了焊接到金属板上的0.0015英寸厚的镀金铜线。由于铜线横向比较宽,但是厚度很小,所以必需用一个尺寸相对较大的光斑来进行焊接。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长脉宽和低峰值功率的激光能够提供较好的能量流,而且光束的低亮度使得扁平的铜线在整个横向的宽度上都得到均匀的加热。 铜材料的焊接是一个比较困难的工序,而微型铜焊接使得该加工的难度更大。激光焊接是实现铜材料的接合过程的一项实用技术,它采用非接触式的加工方式,十分适用于自动化的加工过程。然而,铜在1064 nm波长处的反射率很高,阻碍了激光加工的实现。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采用532 nm波长的绿色Nd:YAG激光焊机,它为铜材料和其他导电材料的大规模微型焊接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 |
中华铜业网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中华铜业网“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及其它稿件内容,版板均为中华铜业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电话:010-51111338联系授权转载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内容来源:"中华铜业网www.alu365.com"。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