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航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本周聚焦 企业访谈 铜业科技 统计数据 展会报道 铜业知识 技术标准 本网动态 经营管理 贸易知识 成功人物

央行货币政策例会召开 传递重要信号

时间:2011-03-29 星期二 来源:中华铜业网 作者:管理员 http://www.copper365.com


央行再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

  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了第一季度例会。此次会议认为,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形势正向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本次会议提出 ,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认真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逐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专家预计很快加息

  对此次会议,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很多产品价格是20%、30%地上升,总体的价格也在上升,稳定物价是很困难的,主要问题不是稳定物价,要防止恶化,核心问题就是防止钱贬值。要解决钱贬值的问题,第一要把通胀数据搞正确,不能老百姓都不信。第二,利息应高于通胀,就得加息,而且加息要加到超过老百姓认可的通胀水平。”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的丁志杰教授认为,通胀实质上是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要防止部分商品价格上涨演变成总体的价格上涨。

  谢国忠认为,贷款的利息已经加得很高了,通过上浮、收顾问费等形式,实际利息已经达到8%以上,但是老百姓没有享受到这个,实际存款利息要达到5%以上才对,应该把利息加到比通胀高的水平。他预计央行会很快加息。优化信贷结构

  上述会议还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谢国忠认为,信贷配额没有市场化,很多企业在银行贷不到款,银行将很多贷款给了国有企业,目前民间融资达到15%或者是更高的利息,就是用老百姓的储蓄来补贴国有企业。

  此次会议还提出,要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谢国忠表示,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要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同时他认为,汇率是可以放开的。

  央行3月29日发行990亿元1年期央票

  中国人民银行3月28日发布公开市场预告称,将于周二(29日)发行990亿元1年期央票,发行量较上周的500亿元放量近一倍。

  本期央票以贴现方式发行,向全部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进行价格招标,缴款日与起息日均为2011年3月30日,到期日为2012年3月30日。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1320亿元,较上周的1090亿元略增230亿元。

  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470亿元3月期央票,同时启动共计1150亿元的正回购操作,当周公开市场净回笼量扩大至1030亿元,连续三周净回笼量累计达1630亿。

  处于3-4月间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高峰期及外汇占款高企的双重压力下,央行先后将3月期、1年期央票一次性上调16个基点和20个基点,受此带动,一个月来两类央票发行规模大幅增加,从本周的1年期央票来看,央行在公开市场的回笼力度延续升势。

  而为对冲流动性,3月25日最新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缴款,冻结资金近4000亿元。

  但央票+存款准备金的双重启动并未给资金市场带来多大挤压,28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各项品种中,隔夜、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期的同业拆放利率纷纷下降,跌幅分别达 7.92、 8.93、0.25、3.16及0.45个基点。

  市场人士表示,这说明当前资金面仍很充裕,可能是供给方面近期外汇占款增加较多,需求方面A股近期没有大盘股融资有关。

  而对于央行在货币调控方面的进一步走向,高盛近期预计,在CPI同比升幅反弹至近期高点的情况下,央行可能将上调利率,并继续采取贷款定量控制措施,以及允许人民币继续逐步升值。(第一财经日报)
央行:严控“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会议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会议认为,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形势正向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仍不够牢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会议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认真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逐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要发挥直接融资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周小川主持,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勇、胡晓炼、杜金富、马建堂、易纲、刘明康、尚福林、吴定富、姜建清、周其仁、夏斌、李稻葵出席会议,尤权、朱之鑫因公务请假。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广州分行和重庆营业管理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央行报告通胀面临内忧外患 市场预期年中通胀率见顶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报告预计,今年新兴经济体强劲增长将继续拉动全球复苏,全球流动性仍将充裕,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和粮食价格可能维持高位运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通货膨胀、资本流入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可能加大。

  央行上周五连发两份报告,直指中国当前的通胀预期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双重狙击。目前,业界对于中国物价的一致看法是,通胀率仍处于上升通道,并于年中见顶。
央行:保持合理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日前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第一季度例会,会议强调了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提出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分析人士指出,该次例会显示出了央行对于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部分肯定。但未来货币政策继续紧缩的趋势还不会改变。此外,社会融资规模首次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报告中被提及。

  肯定目前的货币调控政策

  该次会议认为,当前我国货币信贷形势正向宏观调控的方向发展,但经济金融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复苏的基础仍不够牢固,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发展中的问题依然突出。

  而2010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报告中则称“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及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与此次表述相比,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对于今年一季度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为肯定。

  今年前三个月,我国央行连续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采取窗口指导等措施来抑制商业银行年初信贷投放。今年1月和2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分别为1.04万亿元和5300亿元,信贷投放得到有效抑制。另外,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也已回落至16%的调控目标之下,显示出信贷紧缩的效果非常显著。

  不过,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也继续强调,“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最新动向及其影响,强调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宏观调控任务,认真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通胀是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当前物价上涨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此,货币政策偏紧的取向应该不会改变。”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说。

  根据交通银行的预测,CPI可能在今年二季度创下年内高点,因此央行可能会二季度选择加息,加息的时点则取决于物价变化的趋势以及通胀率水平。通胀压力逐步加大的趋势可能会令央行采取更具前瞻性的举措。

  央行例会报告首提“社会融资规模”

  该次例会还强调,“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逐步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有效管理流动性,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总量。”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社会融资规模首次出现在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报告中,并被置于“货币总量”的说法之前被提及。

  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央行引入社会融资总量的监控目标就是将M2指标扩展到更广义的流动性范围,但这同时意味着央行在进行数量调控时不仅会参照M2增速的变化,也会参照市场利率的变化。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日前撰文指出,用社会融资规模替代信贷指标作为中间目标,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由于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快速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作用增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大量增加等使得社会融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只有将这些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体社会融资状况。

  今年来由于银根收紧导致信贷资源紧张,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融资的规模大幅增加,直接融资发展迅速。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从社会融资规模的角度考虑,直接融资的扩大可能会促使央行进一步抑制信贷投放,缓解通胀压力。

  鲁政委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央行货币政策会“保持中性”,以保证前期调控效果。他预期,4月央行仍可能会上调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完成对于流动性的回笼任务,此外,较大的通胀压力可能也将构成对于加息的触发因素。

  鄂永健也认为,4月存款准备金率仍存在继续上调的必要,不过由于公开市场回笼力度的恢复,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频率和幅度可能会有所下降。
央行官员论文透露:存准率上限或为23%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3月24日撰文称,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基础货币供应过剩的特殊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发展为常规的、与公开市场操作相互搭配的流动性管理工具。此外,有媒体根据张与纪志宏和崔永此前联名发表的论文称,当前我国实现准备金税最大化的最优准备金率为23%左右,但业内人士对此意见不一。

  央行官员提出存准率“天花板”

  2008年,张晓慧(第一作者)与纪志宏、崔永合作的论文《中国的准备金、准备金税与货币控制:1984-2007》发表。该文称,近年来,我国开始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来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但法定准备金要求作为一种税收,可能类似于其他政府税收,会存在一个最优准备金率。当法定准备金率上调到某一水平之后,反而会由于“税基”的流失而导致准备金率工具在流动性管理和货币控制中的功能弱化。

  一般来讲,如果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不予付息或者支付很低的利息,商业银行就损失了数额相当于此项准备金投入运用所能够赚取的利息,从而构成商业银行的一种机会成本,故法定准备金可以看作是一种税。关于准备金要求作为一种税收,学术界已经达成一致性的意见。

  论文指出,最大化准备金税的准备金率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一是存贷利差,最优的准备金率与存贷利差呈正相关关系;二是交易性存款利率,最优的准备金率与交易性存款利率呈负相关关系;三是贷款利率,最优的准备金率与贷款利率呈正相关关系;四是准备金存款利率,最优的准备金率与准备金存款利率呈正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如果货币当局试图进一步提高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空间,可以通过提高准备金存款利率、降低交易性存款利率、增大利差或者提高贷款利率来实现。

  通过计量检验和实证分析,论文得出当时(2007年)我国的最优准备金率为23%左右,如果提高到23%以上,准备金率工具对冲流动性和控制货币信贷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时就需要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差和准备金存款利率等方式来进一步拓展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空间。

  而目前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与2007年大体相当。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副执行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认同上述论文的看法。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论文从逻辑上来说是正确的,如果央行最终对准备金不付息或利息很低,则利息相当于被国家征税,所以最终效果是央行对准备金存款征税,用税收来控制经济的活跃程度。

  业内专家学者意见不一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我在2007年公布的经验研究结果和这一数字(23%)非常接近,去年年底我也重申了这一观点。”他在谈及结合目前的信贷环境、中小型商业银行对上调准备金的承受能力时说:“当然是能承受的,关键在于这些金融机构对政策的履行程度,是否能为上调让路。”

  然而业内分析师对“23%”这一数字并不完全认同。交银国际银行业分析师李珊珊透露:“存准率可能还有小幅上调空间,但23%有点高了。”她认为存准率年内大概还会上调一到两次,1个百分点左右。而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沐华也认为2011年存准率会“上调大概两次,达到21%。”

  货币政策工具多管齐下

  虽然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张晓慧司长在3月24日的文章中指出,中国货币政策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此外,公开市场操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存准率上调。央行在今天将发行2011年第十八期中央银行票据,本期央票期限为1年,发行量990亿元,较3月22日当周的500亿元环比增长98%。分析师李珊珊也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力度正在加大。



相关新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华铜业网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中华铜业网“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及其它稿件内容,版板均为中华铜业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电话:010-51111338联系授权转载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内容来源:"中华铜业网www.alu365.com"。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透视

行情导航
最新展会
最新加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