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航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本周聚焦 企业访谈 铜业科技 统计数据 展会报道 铜业知识 技术标准 本网动态 经营管理 贸易知识 成功人物

市场行情诡谲多变 卖铜者的“独门暗器”

时间:2011-11-21 星期一 来源:中华铜业网 作者:管理员 http://www.copper365.com


都说市场行情诡谲多变。CNMn。这不,年初还被看高的铜价,下半年以来如果用飞流直下来形容,那是一点都不为过。CNMn。然而就是在这样的行情下,有一些卖铜人却没有受到多大影响,甚至荷包满满。CNMn。莫非他们手握着什么独门暗器?


  铜价大跌 卖者还挣钱
  铜价大跌,这卖铜人还能挣钱?每当有人这么问,老王——广东一家销售进口铜公司的老总脸上总是难掩得意之情。CNMn。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CNMn。”2011年铜价大幅震荡,尤其从9月初以来的那波大跌行情,不仅将众多期货投机者打入“地狱”,也让不少从事中间贸易的现货商吃了大亏。CNMn。老王的自豪正来自于此:凭借对期货工具的运用,他的企业不但没有被大跌击垮,相反还赚得不少利润。CNMn。
  戏称自己为“二道铜贩子”的老王,近五六年来都在干一件事,就是从南美进口电解铜或者从美国购入废铜,再到国内卖给形形色色的加工商。CNMn。今年8月20日,公司从南美进口了500吨铜,约定9月底到达国内。CNMn。虽然8月23日到31日国内外铜价稳步上涨,但老王并没有抱侥幸心理,在以890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61000元)的价格购入铜的同时,于24日在上期所做空80手铜期货,建仓价格大约在67000元/吨。CNMn。
  说到兴头上的老王,索性掰起指头给记者算起账:买500吨铜,我们当时花了3035万元,在期货市场做空,一共投入保证金约215万元。CNMn。“手头这么紧,还掏这几百万干嘛?铜放在那里,不信没人要。CNMn。”老王清楚地记得,有一位朋友难以理解地说。CNMn。
  接下里的行情,绝对证明了老王此举的“英明”。CNMn。9月伊始,国内现货铜价现跳水式下跌,华东地区报价从9月1日的68642元/吨跌至9月30日的53347元/吨,期货价格更是跌至52000元/吨一线。CNMn。周边朋友一片恐慌,唯有老王淡定——期货市场的80手空单此刻挽救了他,虽然手里的现货铜亏损383万元,但期市做空却盈利600万元,即使算上现货仓储费用和交易手续费等成本,老王依然手握盈利。CNMn。
  “一些朋友到现在还没明白我是怎么挣钱的。CNMn。”老王说。CNMn。其实在期货市场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的今天,所谓的理财“暗器”,其实就在明处,多一些人会用就好了。CNMn。


  保值也是理财
  在人们的概念里,理财就是寻找适当的投资渠道,让手中财富增值。CNMn。然而,老王的故事告诉我们,管理价格风险,确保预期收益同样是理财。CNMn。换句话说,保值也是理财。CNMn。
  精于贸易实务的老王或许并不清楚,专业人士口里常说的套期保值,在他这里成为了现实案例。CNMn。长期跟踪铜市的上海中期研究员方俊锋介绍说,所谓套期保值,就是指交易者配合在现货市场的买卖,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数量相同,但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CNMn。具体一点说,老王为了规避铜价下跌的风险,在国际市场买入铜的时候,就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以能接受的价格做空,“铜价下跌固然带来了亏损,但期货空单却有盈利,从而锁定了预期中的利润。CNMn。
  现在回过头去看,老王和他的朋友们所经历的可谓是铜价世纪大跌的翻版。CNMn。“生意社”监测数据显示,现货铜价年初在69200元/吨,截至11月中旬价格跌至57822元/吨,跌幅达16.44%。CNMn。而在传统的旺季三季度,铜价跌幅更高达23.56%。CNMn。铜价深跌让不少现货商一蹶不振,而精明的老王却借助期货工具实现增值。CNMn。
  当然,“没有免费的午餐”。CNMn。进行套期保值需要付出一定成本,方俊峰说,这些成本包括在规避对已不利的价格风险时,放弃了价格可能出现对已有利的获利机会。CNMn。此外,必须支付一定的交易成本,例如手续费,占用保证金等。CNMn。不过,“与可能遭遇的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风险相比,付出这些成本完全值得。CNMn。”他认为。CNMn。
  “人们往往抱怨投资渠道有限,事实上,包括‘套期保值’在内的很多方法都是理财工具。CNMn。”分析人士指出,很多时候,单一购买某种理财产品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值增值效果,为此,人们往往会分散购买更多的产品,而这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中的对冲原理不谋而合。CNMn。除了要尝试不断推出的理财产品外,人们自身很有必要突破既有的理财理念与范式。



相关新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华铜业网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中华铜业网“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及其它稿件内容,版板均为中华铜业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电话:010-51111338联系授权转载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内容来源:"中华铜业网www.alu365.com"。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透视

行情导航
最新展会
最新加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