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航
企业新闻 行业动态 本周聚焦 企业访谈 铜业科技 统计数据 展会报道 铜业知识 技术标准 本网动态 经营管理 贸易知识 成功人物

铜都转型:不再死盯铜矿 发展多元化产业

时间:2012-09-11 星期二 来源:中华铜业网 作者:管理员 http://www.copper365.com


 “铜都”东川矿老山空,这是冥冥中安排好的。上一次,发生在上世纪末,云南全省也出现了。
  1992年,云南作为全国矿业对外开放的唯一试点省,在全国最早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外资涌入,“三江找矿”、老矿再探等项目相继实施。储量巨大的铜矿被发现,铜焕发了本该有的光芒。
  “铜都”也重获新生。然而,世人皆知矿老山空是无法逆转的。因此,“铜都”开始了转型,不再死盯铜,积极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铜都”重生
  上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2.7万人为了铜而奔赴乌蒙山,来到“铜都”东川。
  那时,生产场景一片红火。至今,辖区内的汤丹镇上,依旧还看得到那个年代富有红色激情的口号:“头顶青天,脚踏云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兴也铜矿,衰也铜矿。1999年,东川撤市建区,直辖于昆明,成为中国第一个因矿产资源枯竭、经济发展停滞而被降级的城市。
  2001年,东川矿务局宣布破产。瞬时繁华不再,“四破”“山河破碎、企业破产、城市破旧、希望破灭”成了东川的主旋律。和东川一样,“矿老山空”是云南许多矿山的共同命运。
  1996年,云南省为做大做强铜工业,将原云南冶炼厂、东川矿务局、易门矿务局、大姚铜矿、牟定铜矿“四矿一厂”合并组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铜业特大型集团有限公司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然而云铜集团的成立,却并没有给当时的云南铜工业带来预想中的欣喜。当时组成云铜集团的5家企业,4大矿山资源均濒临枯竭。
  1996年牟定铜矿告急;1997年东川铜矿告急;1998年易门铜矿告急;大姚铜矿也订好了自己的逃亡路线图2005年收拾残局,2006年散伙走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时铜价狂跌,有色金属市场一片低迷。“有色金属王国,矿老山空,青春已逝,无力回天了。”上世纪的最后5年,云南有色金属行业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寒冬,矿业市场的疲软也直接影响到了地勘部门找矿的积极性。
  高校地质系招不到学生,昆明9大工业的地质部门的地质队几乎完全解散。
  1992年,云南作为全国矿业对外开放的唯一试点省,在全国最早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的地方性法规和相关政策。
  当年,云南省地矿局与世界矿业巨头澳大利亚最大矿业公司 BHP合作,以金矿风险勘探为主,云南省地矿局通过转让矿权,掘得了资源勘探走向市场的第一桶金400万美元。当年,云南一家矿山企业从云南省地矿局拿走4.8亿吨储量的一个大型铁矿的矿权,只花了2000元的资料复印费。
  继BHP之后,来自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南非等国的矿业巨头和国内的各大民营矿山企业,纷纷携巨资涌进云南,抢滩矿业风险勘探市场。
  随着本世纪初持续10年的“三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的矿产资源富集地带)找矿”项目落实,羊拉、普朗等震惊世界的大铜矿被发现,勘探到相当于当时全国保有铜资源量11.6%的779万吨铜,12个矿区年增产铜26万吨。同时,在红河、玉溪等地也开展了相应的找矿工作,均发现了储量巨大的铜矿。
  2009年底,云南省政府作出“三年地质找矿行动计划”的部署,云南铜业重获生机。
  云南铜矿点几乎遍及全省,保有金属储量695.05万吨,富矿占46.1%,居全国第3位,资源远景2154万吨。现已建成东川、易门、牟定、大姚等4个大中型铜矿生产基地。东川探明铜储量270.98万吨,含铜1%以上的富铜矿储量占36.3%,是中国境内的第3大铜矿区,现保有铜储量217.27万吨,富铜矿储量占30.4%。
  昆明市东川区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信息化局书记李自强说:“铜产业占全区工业经济的90%以上,占全区经济的80%以上。今年省里面下达的指标是全区生产总值从56亿提升至70亿,同比增长25%,远超过全省的12%。”

  “铜都”转型
  “每年,我们投入2500-3000万元去进行地质找探矿。等到有一天,我们找探矿的资金为零,公司届时要是再以铜为生就显得不现实了。”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国泰的话语饱含着几分悲壮。
  而今,金沙公司为了应对资源的逐日递减,规划了“10年资源战略”,以铜矿资源的存有量为依据来规划公司接下来的10年发展。为了应对资源的枯竭,除了找探矿而外,金沙也加大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力度。
  “众所周知,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除了吃粗粮,还得吃精粮。对于我们公司而言,也得走结合"粗粮"和"精粮"的方案。”王国泰说,“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我们就用品位低的"粗粮"(品位0.3%左右的铜矿)来选铜精矿;在市场行情差的时候,会选择"精粮"(品位在0.7%左右的铜矿)来加工。”
  作为云铜集团下属的一个采选公司,金沙只是东川铜业的一个缩影。作为短期内不可再生资源铜矿而言,终有一天会面临着“矿老山空”的境况,与之相关的产业将会轰然倒下。这亦倒逼铜都东川转型。
  记者在东川就“以铜为主的发展还会继续多少年呢”问及多位相关生产企业负责人、专家和政府官员,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20年内的发展依旧会以铜工业为核心而不动摇。
  眼下,东川铜工业的主要产品是铜精矿和粗铜。“我们会进一步提高技术,优化设备,力争较大程度地利用低品位矿石。”李自强说,“东川区也正在考虑从外边引入资源和资金来发展自我。经历了上百年的沉淀,我们的采选和冶炼技术较为先进,可以从四川、楚雄等地引进铜毛矿后,进行加工,从而维系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东川将打造“2+5+X”的工业体系,形成以铜产业和磷化工2个产业为主导,稀贵金属产业、机械加工产业、新型建材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制药5个产业为支撑,其他多种产业为辅助的产业集群。预计到2015年,铜的产值会达到100亿,而磷的产值将会达到50亿。
  据悉,在东川区境内有4亿吨的资源量,之前尚未进行过大规模开采。目前进驻东川的磷化工企业已有6家,东川区政府的布局,还将会有4家进驻。
  李自强说:“和铜不同,磷的利润相对较低,每吨化工产品的价格也就是几百元。汽车运输不划算,只能采用火车,但目前的火车运输不是很理想。”
  2009年4月,东川铁路支线停运,经多方协调,同年8月通行。每周三习惯性地因“检修”停运1天,正常运行的时候,每天往返一趟,空着进东川,满载而出,总共有6个车皮,每次的运量是420吨左右。
  “按这样的运量来算,一年也就10万吨左右。随着磷化工产业的发展,每年没有200万吨运量保障的话,运输必将成为磷化工发展的瓶颈。”李自强忧心忡忡地说。



相关新闻
更多
热门推荐
更多
中华铜业网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中华铜业网“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及其它稿件内容,版板均为中华铜业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电话:010-51111338联系授权转载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内容来源:"中华铜业网www.alu365.com"。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点透视

行情导航
最新展会
最新加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