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国:寻找更适合海亮发展的道路
时间:2016-09-26 星期一 来源:中华铜业网
作者:管理员 http://www.copper365.com
9月20日,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在广东、安徽、上海及越南等生产基地新建高档铜管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生产基地布局;同时,公司拟以自筹资金并购美国铜管生产企业或在美国投资新建铜管生产线,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有效规避贸易壁垒风险。上述项目总投资达18.4亿元,上述具体投资项目投产后,公司铜管生产能力将达到60万吨/年。
在海亮股份发布该公告的第三天,记者在第三届中国(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论坛暨首届中国(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国际论坛报告会上,见到了海亮集团董事长曹建国。这位铜加工龙头企业舵主在报告会上都说了些什么,赢得了在场近300人如雷鸣般的掌声?让我们来听一听……
经济发展要依靠创新驱动
去年年底,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在关停僵尸企业、消化限制库存、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各种手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发展新业态、提升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与德国工业设计和日本工业设计相似,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共有五项原则:绿色发展、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五大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制造业创新建设工程、工业强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曹建国表示,这些一定会对我国未来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为铜加工企业智能生产提供了庞大的基础,企业根据用户需求改进生产技术的优势所在,有利于适应与智能生产伴生的各种新商业模式,也有利于吸引外部合作。
目前,国内经济形势正在产生巨大的变化,有人认为我国已经步入后工业时代,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增长发展模式由投资、出口驱动型转变为消费驱动型。随着纺织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生产转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我国出口产品类型向机电类、高科技产品发展。曹建国说:“经济危机之后,我们一直在讨论,中国经济到底是什么型?是U型、W型还是L型?现在看来,我们是L型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我认为,目前还不到L型底部,且距离到底部还有一段距离。此外,我国的经济结构会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驱动方式也将逐渐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铜加工行业的机遇和挑战
在市场经济形式的影响下,我国铜消费情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铜加工产量和投资总额的增长关系联系密切。曹建国表示,在近些年投资总额下降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未来几年铜加工产量也会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铜加工行业一定会有新的发展机遇。
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为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出台了《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随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制定了的《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42号文件”的具体方案》。《具体方案》共6大方面,17子项,涉及铜的方面共4个。曹建国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在去产能的大形势下、在各项政策法规的推动下,市场结构将不断进行调整,竞争环境将更加健康、有序。同时,市场以及政府资源将向更优秀的企业倾斜,让优秀的行业龙头企业得到更好的扶持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铜加工企业必将主动或被动加强技术创新、调整产业结构,使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和加强。
此外,在全球各国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铜加工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曹建国认为,这种情况下会给很多优秀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企业并购方面的机遇会明显增加。铜加工行业同样处于一个并购重组的多发时期。他说,一方面,国外企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生产经营活动放缓,资金运作困难,由此导致全球并购获得减缓。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较小,手中资金较为充沛,加上目标资产大幅贬值,于是面临收购国际铜加工企业的机遇,快速做大做强,从而实现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另一方面,铜价的持续走低,使部分企业因投资造成大量库存失去了市场运作价格的能力。市场对铜管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欧美国家虽有先进工艺和设备,但因环保、劳动力的运行成本太高而难以维系生产。金融危机后,企业经营困难,以至破产或被迫重组,如美国的合金管企业ACB、英国的IBP,都逐渐退出市场。
关于挑战,曹建国认为,新形势下,铜加工企业面临的挑战有五点:一是产品同质化问题,行业内各铜加工建设项目方案产品性能相同的现象普遍;二是替代品的快速发展速度引人关注,如PPR、铝管等铜加工产品替代品等;三是外贸政策不稳定,出口退税和汇率政策的不断调整,不利于铜加工原材料和成品的进出口以及国际企业并购;四是国际贸易壁垒方面,以环保、安全为源由的反补贴、反倾销等国际贸易壁垒矛盾频发;五是人工成本大幅增加,产品单位利润下降。
把质量和诚信放在首位
面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情况,铜加工行业企业该如何应对机遇和挑战?
在曹建国看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懂得审时度势,适应新形势,寻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道路。
9月20日,海亮股份披露了《关于为尽早实现全球最强大铜管制造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快实施产业升级,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布局的议案》。海亮股份拟充分发挥自身行业领先的战略决策能力、风险防范能力、技术研发实力与市场适应能力,紧抓产业发展机遇,实施增效扩产项目。海亮决定,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加大投资,继续加大铜加工产业发展。曹建国坚定地表示说:“目前,铜管产业已经进入产业重组阶段,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来发展壮大自己。除了已有的生产基地外,海亮还要在国外布局生产线。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壮大海亮的铜加工产能,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快速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尽快占领新市场。”
曹建国还表示:“坚持自主创新发展是企业应对经营机遇和挑战的硬道理。”他提出,企业如果想有快速有序的发展,必须通过创新驱动来实现。如果没有创新思想,就不可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占领先机。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渠道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是铜加工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发展的五个必要手段。在“互联网+”时代,必须走出传统商业模式,并积极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创新产品类型,开发精密电子铜带、铜镀合金板带材等新材料。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创新质量管理、售后管理和人才管理等内容。
“积极化解经营风险同样重要。”曹建国说,“实际上,很多铜加工企业都经历过铜价波动和投资失利的问题。所以企业要注意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的风险公知、筹融资的风险控制、投资和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以及政策、汇率等因素带来的风险控制问题。”
在海亮成功的背后,企业文化的作用功不可没。曹建国表示,在海亮,最重要的企业文化之一就是诚信。过硬的产品质量也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海亮始终致力于用产品质量征服用户。他说,“有报告指出我国目前制造业主要使用价格作为竞争手段。数据显示,德国和日本以质量作为竞争手段的质量效益占比分别为56%和64%,而我国的同类数据仅为9.9%。今后,海亮将向发达国家学习,将质量和诚信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优化质量顶级设计,创新质量管理基础,实现质量体系落地,以优秀的企业文化铸就百年发展大计,用匠品、匠人,打造铜加工匠心制造。”
中华铜业网声明:
1、本网凡注明来源”中华铜业网“的所有图片和文字及其它稿件内容,版板均为中华铜业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电话:010-51111338联系授权转载事宜;转载请务必注明内容来源:"中华铜业网www.alu365.com"。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2、本网未注明或转载的,是为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读者参考。
3、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